发新帖

“断粮”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如何自救? 行业新闻

威尔德编辑 2020-2-25 81490

疫情之下,依赖线下消费的共享充电宝行业陷入沉寂。

此前不久,小电创始人兼CEO唐永波向员工发布了内部信,表示疫情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小的打击,一方面收入骤降冰点,另一方面公司还有5000多名员工工资以及供应链和各地办公租金等多项支出亟待解决。

小电这封内部信,凸显的也是整个行业的困境。

由于各商圈、旅游、酒店、影院等人流密集的场所纷纷歇业,线下流量的缺失,使得共享充电宝企业普遍都断了粮,并开始为过冬做准备。

节流过冬

根据易观2019年12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怪兽充电、小电科技的充电宝业务均已覆盖1000+座城市,投放量均达到百万级,由于其主要收入来源为线下租赁服务,其在本次疫情中所受的影响相比其他两家更大一些。

在整个支出方面,线下商家进驻费及分成两大项,一直都占据较大的比例。而优势点位的进驻费已经“血拼”到8位数,分成比例在50%的基础上,更有上扬趋势,部分品牌为了抢下点位,给予的分成甚至高达90%,几乎赚不到钱。

某共享充电宝玩家进驻费用一览,图片来源@脉脉

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是,流量断崖式下跌,收入锐减,但人力、运营等方面的成本还要继续支出,企业不得已开始节流“自救”。

“街电BD人员正在与线下商户洽谈疫情期间减免租金、延期付款、降低分成比例等事宜。 ”一位业内人士向钛媒体透露。

钛媒体拿到的一份资料显示,在月付、季付、分成预付、纯分成方面均有不同协商方案。在月付方案中,街电希望免除疫情期间的款项、费用打折、月租改分成模式以及疫情期后再打款。

另一家共享充电宝公司员工告诉钛媒体,目前其总部仅有20位技术人员正常办公,用以保障后台平稳运行,其他人员基本都处于远程办公状态。

根据媒体此前报道,一家共享充电宝企业选择将1月工资扣除一半,缓至2月20日发放,而2月和3月工资,底薪正常发放,绩效和提成却要延后到6月发放,而公司线下BD则处于放假状态,复工时间尚遥遥无期。

不过,也有持乐观态度的。

一名业内人士向钛媒体表示,共享充电宝主要营收场景是人员聚集性场所,如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受疫情影响都处于关闭状态,收入自然受到不小影响。不过,整个社会的经济还是运转的,除重点一二线城市外,其他城市的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由于共享充电宝覆盖的场景非常多,所以还是会产生不少维持企业运转的现金流。

至于小电为何在此时发“过冬”声明,他认为,小电布局会激进一些,线下的摊子比较大,现金流相对来说会有些紧张,但收入骤降冰点的说法稍显夸张,其实行业并未到“至暗时刻”。

他同时表示,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预计在三月中下旬到四月上旬,会恢复到80%的状态,但是各家风险确实不小,想要迈过难关,还是要看各家具体应对措施。

行业“大起大落”,2020竞争依旧激烈

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共享充电宝行业经历了从爆发到沉寂,再到复苏的全过程。

2015年,来电团队将第一批充电宝设备正式投向市场,不过并未泛起太大浪花。随着共享经济风口降临,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纷纷获得资本追捧,到2017年,共享充电宝行业也迎来密集融资。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3月31日到4月10日,短短10天内,十几家公司,6笔融资,超20家投资机构,包括腾讯和蚂蚁金服都进入到该领域,累计融资金额近3亿元。

融资圈热闹,但外界却是一片唱衰之声。备受用户诟病的一点是,在手机快没电的情况下,还要打开定位,耗费电量去找充电宝柜机。这种“反人类”操作,给共享充电宝行业贴上了伪需求、低频、重资产、盈利模式不清晰等标签,行业也在争议声中艰难前行。

随着同年5月聚美优品陈欧高调入场,花费3亿元人民币收购街电科技60%的股权,以及与国民老公王思聪隔空骂战,人们才得以真正关注到这一新兴行业。

2017年底到2018年,融资呈断崖式下降,行业进入洗牌期,乐电、泡泡充电、小宝充电、河马充电等玩家因资金链断裂,先后退出赛道,就连美团点评试运营的共享充电宝项目,仅仅两个月就宣布停运。

此时,资源开始向头部企业聚集,市场基本形成以街电、来电、怪兽位于第一梯队的玩家,以及第二梯队的云充吧,行业竞争壁垒逐渐建立。

在这段时期内,各品牌线下铺设密度大大增加,入驻场景越来越多,企业用户量也开始激增,其中街电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用户暴涨80倍,达到惊人的8000万。

规模效应之下,利好消息不断。小电表示7月份顺利实现盈利,聚美优品2018年财报显示,当年街电实现营收9.3亿元人民币,在集团业务总营收的占比达22%,成为集团支柱业务之一,其他玩家也相继宣布盈利。

至此,一度被认为将很快走向灭亡的共享充电宝行业,再次站上风口之上。

不过,2019年8月,所有玩家不约而同地集体低调涨价,从1元/小时上涨到2-3元/小时,机场、景区等场所更是动辄7、8元/小时,有网友对此吐槽,“这是韭菜养熟了到该收割的时候了。”

一名行业人士向钛媒体解释道,随着友商竞争白热化,营运费用也不断攀升,“尤其在抢一些重要点位的时候,你给我多少分成,我给你多少分成,慢慢加上去,利润回不来,所以只能涨价。”

据了解,位于核心地段的大型KTV、酒吧等娱乐场所,一向不缺流量,往往掌握极高的话语权,共享充电宝玩家想要入驻,一般都是一次性付清高额入场费。此前某充电宝品牌与一家大型酒吧连锁集团签署三年排他合作协议,成交价高达2000万元,亏本赚吆喝,可见竞争之激烈。

一位从业者告诉钛媒体,共享充电宝就是线下铺货,靠租赁收入生存,还要给渠道分成,“也就挣一个辛苦钱”。

这样的“辛苦钱”,可能并不算少。此前有媒体曾测算过,一个出厂价30元的充电宝,在每小时收费2元、正常使用寿命400次的情况下,单个充电宝可产生利润770元左右。

据了解,当前共享充电宝企业跟线下商家合作方式通常为五五分成,即便刨去研发、生产制造、运营等支出,其营收还是颇为可观的。

况且,各家还在进行创新模式的探索,不过目前都还处于前期阶段。

随着线上流量成本越来越高,铺满大街小巷的共享充电宝,就成为最佳的流量渠道之一,支付宝、微信都在寻求和头部玩家合作,甚至成为投资股东,如腾讯就是小电最重要的股东之一。

现阶段共享充电宝玩家都在深耕流量玩法,从跟运营商进行积分互换合作,再到向公众号引流,目的都是为了扩大营收场景,“这个行业营收来源单一并不是问题,在主营业务做好的同时,再进行创新业务的尝试,才是最稳妥的做法。”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除此之外,街电、来电、小电等均已向海外输出商业模式,也意味着背后的争夺战愈演愈烈,不过同质化的竞争,也让各家都处于艰苦的胶着状态。(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 | 柳牧宗)

注:本文转载自钛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 版权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威尔德编辑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4、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威尔德编辑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的同意。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
查看全部
全部楼主
    • 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
      2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返回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发邮件(673011635@qq.com)告知我们,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