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张茹雅
责编 | 冯羽
没人会想到,2020年竟被一场疫情撕开了扉页。
对创业者来说,眼下的日子似乎格外难熬——资本寒冬尚未过去,紧接着又迎来疫情这股寒流。
疫情之下,百废待兴,尤其是春节后上班时间延迟、各项业务停滞,在家办公更对公司管理提出高要求。创业公司命若蜉蝣,任何一种压力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最近,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给创业者打了一剂强心针:记得2003年非典时他还在创业,管理层只拿基本生活费,年底才能补发工资。今年比非典严峻,很多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因此他叮嘱创业者要死卡现金,“跪着也要活下去,熬过去就是春天。”
(图源 / 网络)
2月初北京飘雪,昔日繁忙的东三环大街上,来往车辆屈指可数。创业者黎川(化名)戴着口罩站在天桥上,薄雾好像给世界打上了一层霜。
他眺望的远处,似乎已经被薄雾遮挡住了,就像他自己的创业迷途一样。
1、“我们应该是最倒霉的”
创业者的不安,随着疫情发酵而持续增长。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确定新冠状病毒肺炎会人传人,疫情程度升级。紧接着1月23日,武汉市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知,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武汉封城。
和大多数人一样,黎川那时才意识到疫情的严重程度。
此次疫情迅速席卷全国,不仅冲击了医疗健康、传统零售、餐饮、物流、旅游、酒店等领域,更可以算作是经济领域的“黑天鹅”事件。
在这些赛道中,相比巨头公司,资金并不充裕、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创业公司则首当其冲。
黎川的公司主营户外徒步用品销售,开春3月份正是徒步旺季,他为此做了不少准备。“我们的库存还处于一年中最高位,全是为了来年开春登山季到来。”
现金流全部压在库存上,一旦销售遇阻,对于勉强可以维持运转的企业而言,这样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得知武汉封城那一刻,黎川几乎绝望了。“我们应该是最倒霉的。”
“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影响很大,一般公司现金流很少能撑过5个月。”怀辰(化名)是一名法律机器人项目创业者,主要为离婚人士提供线上法律咨询服务,公司在2019年上旬已实现盈利。
怀辰的公司财务结构相对成熟,账上还躺着8个月的现金流,只要保守经营,就足以支撑到疫情结束之后。
保守经营也意味着业务量收缩。虽然相比其他行业已属幸运,但交谈过程中,怀辰还是偶尔会抱怨一句,“本来2020年能盈利1000万元左右,这下全泡汤了!”
特殊时期,苦熬的创业者们每天一睁眼全是成本。但也有创业公司默默前行,期盼能快速度过这漫漫长夜。
赵映南(化名)是一家社交电商的高管,公司不属于赛道头部企业,也不靠社交电商业务盈利。
公司主做金融业务,项目早期每月斥资两千万元做电商补贴,“最后发现实在烧不起,电商业务几乎被砍掉了。”赵映南说。
这段时间,他们平台每天仅有近千单订单量。“年前公司裁员到一百人上下,疫情期间公司可以正常运转。”关于疫情对公司实际业务影响,赵映南认为没太多可讲,“毕竟才十几天,看不出什么变化,我们一直都不温不火。”他笑了笑。
疫情好像给企业成长按下了“暂停键”,也像是在下坡路上撒了厚厚一层碎石,创业者几乎是滑下去的,走的每一步都身不由己。
但就算再难,前行的脚步也不会停止。
2、“还在想办法”
创业者们正在想尽一切方法换取“真金白银”。
裁员是多数企业的节流方式之一。1月29日,某网友在脉脉“职言”发布消息称,蛋壳公寓借疫情变相裁员,1月份工资3月份发,技术部绝大多数人节后不用返岗上班,2月份只发北京市员工的基本工资。
(图源 / 脉脉“职言”)
这是较为激进的做法。疫情期间,企业裁员新闻相对较少,公司普遍采取的措施是给员工放假,只发基本生活补助。
为稳定企业运转、保障居民就业,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时颁布了稳岗返还政策——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按上年度6个月的企业及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返还。
不过在当前阶段,稳岗返还政策还解决不了创业公司的燃眉之急。创业公司长期面临生存压力,两个月不赚钱就会出现恐慌性裁员。“可即便是中小微企业裁员,他们的现金流最多也仅能维持4个月。”怀辰说。
乐观估计,疫情影响可能会延续到今年4月,然而时机不等人。投资人就算最快4月份看项目,最顺利也得7月份才能完成交割。“70%左右的企业熬不过疫情了。”怀辰说。
资本市场的反应也颇为迅速:一级市场集体恐慌、二级市场狂跌不止,投资机构保守观望,一时间风声鹤唳。
如此环境,创业者更是捉襟见肘。
由于快递停止揽收,黎川的公司已经在1月15日停止业务。
截至目前,他们公司业务量已经跌了75%。黎川预计复工后业务量也仅为先前30%。他最近四处借钱,计划等快递复工后甩卖货品,尽力回笼资金。
“亏多少其实无所谓,现金流不断就很开心了。”黎川嘴角硬挤出一个微笑。
他们公司每月要按时还贷款,不出货就不能回款,没钱还贷款公司就会倒闭,黎川已经预想到故事最差的结局。“还在想办法,”他清楚公司账上的钱根本撑不到今年“五一”假期。
正如《创业维艰》里描述的一样:“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时钟上指针一分一秒地走,这在黎川看来却像是倒计时。
他对这样的危机并不陌生。2018年,黎川的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而深陷亏损泥潭。没管控好公司现金流,外加经济下行压力,信贷收紧之余融资希望也变得十分渺茫。
公司大面积亏损,公司只能迅速裁员,四处借钱才勉强活下来。直到2018年年底才摆脱亏损旋涡。
还有4个月,黎川创业就第5个年头了。“倒闭的准备一直都有,我们一直在倒闭边缘徘徊,只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加大了难度。”
从微观层面看,这段时间居民消费欲望降低、市场恐慌情绪明显,企业和消费者要提振信心仍需要一定周期。
坚持,似乎成为企业当下唯一的救命稻草。正如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所说,“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3、静待春天
在困顿中展望未来,或许能让身处泥沼的人们重拾希望。
“这次疫情,多数企业很难挺过去。最后竞争对手少了,必然迎来春天。”黎川说。
03年非典爆发时,黎川还在读高中。那场疫情打得很多创业者措手不及,却也为部分行业带来“生机”。“我相信很多企业家有做准备,是经验帮助了他们。”
相同的故事也在今年重演,比如新冠肺炎疫情让“无接触”三个字火了。
老百姓不需要再进菜市场,只需要手机下单即可送到小区门口。以社区团购行业为例,十荟团副董事长刘凯告诉「创业最前线」,他们现在销售额和春节前旺季差不多。
疫情并非延长了旺季,而是为公司节约了获客成本、带来了用户增量。“用户习惯养成就很难改变了。”刘凯说。对于很多互联网公司来说,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是无价的。
这段时间,老百姓不得不宅在家里,原本不通过电商平台购置食材和生活用品的用户,在今年春节完成了消费行为的巨大转变。
2019年下半年,社区团购迅速遇冷,开年的疫情倒像是行业带来的“意外之喜”。
电商之外,在线教育行业原本也是热门赛道,如今借助疫情又火了一把。
今年年初,新东方、好未来等教育巨头将线下培训搬到线上,将优质课程资源向全国用户开放,利用在线业务收割了一波流量;泛内容平台字节跳动旗下的K12产品“清北网校”也与武汉教育云平台达成合作,2月10日起,湖北各地中小学可通过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平台免费观看在线课程,平台也收获了不少口碑。
03年非典时期,电商、社交、网游借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17年后,疫情再现,商业世界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在线教育、大健康、云办公等行业也正处在变革的风暴眼中。
疫情当下,少了往日喧嚣的街道让人不太习惯。世界前所未有的静,静得仿佛只能听见下雪的声音。
下雪了,春天还会远吗?
*文中题图及部分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