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在“云端”的梦想空间,人与人该如何交往 行业新闻

威尔德编辑 2020-3-8 85225

当今社会,人与人交往的方式空前多样。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当“宅”成为生活的主基调,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生活中熟悉的一幕幕,搬上了虚拟社交的“云平台”, 形成了云办公、云服务、云娱乐、云聚会等云社交的新场景。

这些新场景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又呈现出哪些新趋势?在“云端”交往经历尝试、适应、创新之后,应该会出现一片别样的天地。

连接

最大的挑战是文化问题

收到公司关于在线办公的通知,陈鑫并没有措手不及。

作为一名平面设计师,陈鑫的日常工作便包括在线交流工作进度,参加音视频会议等,但完全脱离办公环境,他之前可从没想过。

谈到在线办公的感受,陈鑫觉得显而易见的是通勤时间大大缩短,再也没有人有借口迟到了。如果需要开个线上会议,基本上提前10分钟说一声,给大家简单准备的时间,就可以马上进入会议环节。

此外,会议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面对面时,大家经常先寒暄,聊八卦,再等等还没到的同事,或点杯咖啡、拿个外卖,现在的视频会议则直奔主题,只聊干货。

让陈鑫没想到的是,现在的办公软件居然这么好用。以前,同样的软件他只是浅尝辄止地用一下最基本的功能,在不得不在线办公的情况下,才开始深度挖掘。他发现文档协作的同步编辑功能既省时又清晰;很多审批挪到线上,流程进行到哪一步也一目了然。根据不同用途,陈鑫给办公软件分了类———微信多用于沟通,钉钉用来开会和打卡,腾讯文档用于分享文件和信息。

这场全民“防疫战”,让远程协同办公工具迅速获得大众的广泛认知,并有望推动整个行业向纵深发展。

根据移动办公应用钉钉发布的数据,今年2月3日,春节假期后复工的第一天就有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2月5日凌晨,在苹果手机端应用商店和MAC电脑端应用商店,钉钉下载量均跃居免费排行榜总榜第一名。这也是苹果应用商店里,办公类应用产品历史上首次跃居第一。

而更多人关注的是,人们的办公习惯会不会从此改变?疫情过后,市场还在吗?

在人工智能公司Mor.AI的首席战略官龚思颖看来,中国的文化里,工作也是一种社交,关键是除了工作内容之外,能否建立人的连接。往往通过面对面交流,你才能感受到公司的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和价值观,才能和同事们成为朋友。所以在线办公最大的挑战,某种程度上不是效率问题,而是文化问题。

陈鑫描述自己遇到的一个非常尴尬的场景:在和甲方的通话中,关于设计图的细节怎么也说不明白,因为对方不是专业人士,根本不知道他讲的部分在设计图的哪个位置。“我急得想摔手机,如果是当面沟通,我直接用笔给他划出来,专业与非专业的连接就能建立起来了。”

目前普遍的看法是,国内职场人士对于在线办公这一模式尚需要时间去适应。被誉为“可穿戴设备之父”的阿莱克斯·彭特兰在《诚实的信号》一书中也指出,由于缺乏社交连接的有效方式,在线办公目前并不能完全替代聚集办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之一,即让所有参与者能够提供连续性的信息,模拟面对面的工作体验。有了文化的连接,“云办公”模式才会真正持续下去。

融合

万物皆可“云”

本该是高考前的冲刺复习阶段,却因疫情不能到校集中学习,这让很多高三学生乱了阵脚。

于是,网络直播课成了唯一的“解决方案”,当老师和同学们相继出现在了直播界面上,方毅觉得安心不少。

这是方毅第一次上网络直播课,新鲜、好奇是最大的感受。他向记者描述,每个人的头像下面都有个举手功能,面对老师的提问,可以像在课堂上一样举手回答;还有聊天室,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这里留言,老师看到会集中答疑;课上布置的作业可以传到钉钉班级群,方便老师及时批改。

在方毅看来,学习的过程与现实课堂差不多,“而且因为云上课很新奇,很多知识反而记得比较牢固”。

为响应教育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号召,就在2月10日这一天,全国超过1亿的中小学生在网上上课。

而在屏幕的另一边,做了8年初中英语教师的李雪,可累坏了。

李雪觉得自己上课经验丰富,但网课完全不是同一回事。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写板书,可以随时看到学生的听课状态,可以充分互动,但在网课上,更多时候像是在对着一个屏幕不停地讲,一讲就是45分钟。李雪有点无奈:“老师又不是主播。”

板书也和以往不同了,所有的课件都要重新制作,“上网课一个小时,做课件需要一天”。此外,网课对家里网速的要求也很高,不是专业的设备,卡顿会经常发生,几次下来,有些学生都没耐心了。

网课遇到的尴尬并不少,比如有老师上课忘开麦变成静音模式,有老师不懂直播规则直接被平台封号,也成为疫情之外的一个关注点。

但李雪内心并不排斥网课,她相信这会成为大趋势,“之前公立学校并不太了解在线教育,很多是听说过但没有实践过。而这次的实操,对于公立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会有很大推动作用”。

除了“云课堂”,这次疫情无疑让更多的人接触并体验到了“云问诊”,为缓解公众恐慌,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医院逗留和交叉感染,全国众多医院纷纷推出互联网线上咨询问诊服务。对此,春雨医生公关总监谭万能表示,未来,线上问诊作为线下医疗的补充将逐渐步入常态化。线上问诊起到流程再造器和服务连接器的作用,与医院结合将有效弥补院内导诊能力的不足。同时,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重构就医流程和提升患者体验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宅”在家中,“云买菜”、“云缴费”、“云金融”等云服务方式的广泛应用,让我们的生活实现了万物皆可“云”。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孙玮教授表示,交往方式由线下向线上转变,是一个长期融合的过程,这次疫情加速了这一态势。疫情迟早会过去,现在的生活方式也会回归正常,但一定也会有一批用户因为使用习惯的改变而沉淀下来,而相关的行业也会因此特殊时期的催化而加速发展。

更关键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那些从未涉足过在线运营的行业,开始作为新入局者加入了“云市场”,甚至引来新一轮洗牌。

开放

感受同一份心潮澎湃

“等会我们去趟意大利吧”,吃饭期间,徐成的儿子小贝这样提议。这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云端遨游”。通过携程发起的“云旅游”,近一周的时间里,徐成已经带着儿子快“游”遍全球了。

不管你想参观名胜古迹、欣赏自然风光,还是畅游主题乐园,都可以通过“云旅游”来实现,游览的范围涵盖全球48个国家,832个城市,免费开放超过3000家景区。

值得一提的是,“云旅游”基本都配有语音导览和专业讲解,有时比到现场还能了解得更多。在“逛”北京动物园时,小贝就很喜欢鞠萍的讲解内容,在火烈鸟馆和猿猴馆,把讲解反复听了好几遍。有时,小贝还和几个小伙伴相约一起“云游”,一边“参观”一边微信交流感受。

过长的“宅”生活,促进了“云娱乐”的发展———一些原本看起来出门才能干的事,似乎在家做也能感受到别样乐趣。

比如,你只要搜索各大博物馆,就可以实现“云逛展”。像“全景故宫”就利用360°全景摄影的方式逐一记录故宫各个院落,除了开放区域,养心殿、重华宫等暂未开放的区域,也可以一探究竟。此外,百度百科发起的博物馆计划已上线292家博物馆,共收录312家的博物馆藏品。

比如,通过线上读书会,读者作者之间的交流被搬到了“云上”,从建投书局、思南读书会到“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活动,读者足不出户就能尽享高品质多品类的文化服务,人数也可以较线下呈几何级数增长。“线上读书会并不单纯是线下活动的替代或是简单搬运,反而拓展了很多可能性,需要更适应网络、客户端传播的特性和规律”,有业内人士观察后提出。

比如,你可以在线参加音乐节。摩登天空在B站连续5天直播“宅草莓不是音乐节”,并将2020年草莓音乐节的既定主题“Hi,我也在”变为“Hi,我也在家”。据摩登天空方面介绍,线上音乐节的在线峰值近50万,5天在线人数总计破100万,单日弹幕以10万计。屏幕里是乐队在音乐节的舞台上随性歌唱,屏幕外是数十万乐迷在各自家中感受同一份心潮澎湃。

除去疫情的影响,近些年,线上“云娱乐”模式越来越普及是不争的事实,在线下娱乐消费增长困难的情况下,线上模式的尝试或许能带来新突破。

不过问题仍然存在,如果线上体验不好,没有氛围,可能会很“赶客”,收费不收费,收多少,如何运营和维护,都是“云娱乐”进一步发展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就拿‘云旅游’来说,目前还是代替不了现实中的旅游,但可以成为旅游产业链的有益补充,打通‘故事+场景’,增加体验感,有助于让游客更好地做出决策”,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系教授陶卓民说道。不过,他表示,虽然VR、AR等技术本身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离大众想象中的能把景区、博物馆搬回家和身临其境地参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随着5G的普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不断完善,足不出户游世界将成为新时尚。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姬广绪认为,互联网最为人们熟知也最根本的特性就是其开放性。开放性不仅表现在技术上,还表现在平台上。借助这些云端的平台,人们广泛地接触新领域,也为生活的丰富性和多元化打开了一扇窗。

聚合

“云端”生活已悄然发生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大年初五举办的‘恰同学少年’同学会,将通过云聚会的形式照常举行,望各位同学届时自备酒菜、检查网络,准时在此群中报到,望周知。”

大年夜,白领黄云祺在同学群里收到了这样一条聚会通告。

线上同学会也有游戏规则,首先,会有人先发起一个主题,比如美食,大家将家里饭菜的图片或小视频发到群里,“斗图”、“斗视频”。接着是唱歌接龙环节,设定一个歌曲的关键词,唱好后可以@下一个人接着唱,唱不出就要发红包。此外,还有校园往事问答、猜猜童年照片,这场“云聚会”的热闹程度不输线下同学会。

好玩的是,就算是没有在一个酒桌上喝酒,最后很多同学都喝多了。“看来只要感情在,什么形式的聚会都可以”,黄云祺说道。

采访中,黄云祺还向记者推荐了她最近在看的美食纪录片《沸腾吧火锅》,这是不出门就能享用的大餐———“云火锅”。

和黄云祺一起“云火锅”的网友多达上千万。在满屏的弹幕中,“好想吃火锅”、“继续在家云火锅”等层出不穷。不能满足口腹之欲时,该纪录片的播出也算是“及时雨”,让宅在家中的观众们过了一把“眼瘾”。

对于80后焦丽来说,今年的拜年方式可谓“打破”了传统———上门走亲戚变成了“云拜年”。

大年初一一大早,她就特意和家里的长辈视频通话,女儿则拍了两段一家三口除夕在家弹钢琴、写对联的视频,发给爷爷奶奶。今年微信更是推出视频红包的玩法,看着红包上女儿可爱的表情,长辈们都觉得有趣极了。

焦丽发现,线上拜年也已经不是年轻人的专属技能,50后、60后们除了发送祝福语外,“表情包”拜年也用得非常顺畅,家庭群里年味十足。

如今,人们的关系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刻都要更有聚合意味。姬广绪解释,云端的交往行为,无意之中虚拟化地满足了现实文化里人们对于交往亲和力的要求。但与此同时,社会人群开始借助一个个微信群分化为多元存在的状态。从文化的意义上而言,微信使以往一直被强调的独立性分离开来的人们,虚拟般地又聚合在了一起。

“云端”的人际交往,不仅仅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同时也开始重构人们的价值理念。一种“趣缘团体”的和谐氛围与人际相处,开始被倡导,不可忽视的是,“云端”生活已经悄然发生。

新型交往模式,再造人类本身

上观新闻:数字化交往是今天人类交往发展的核心部分,日益嵌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技术会如何改变人们的社交方式?

孙玮(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学院副院长):从人类历史看,一种新型传播技术的出现,都会在很多方面改变人类文明的基本状态,当然也会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社会交往方式。比如,在人类文明早期,口语传播是社会交往的主要形态,孔子、苏格拉底等,都是口语传播的典范。当文字出现时,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普克纳说:“文字不是古老的存储话语方式的替代。它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一项可能带来无法预知的深刻改变的技术。”如果我们以这样的眼光审视互联网,可以看到,互联网塑造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和社交方式,重组了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交往主体———人本身也被改造了。表现为,交往空间极大地扩展,地理距离不再是障碍,更进一步地,社会交往和信息交流在实体与虚拟空间之间频繁穿梭,还可以任意压缩或者延展时间。这种新型时空构筑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云端交往,再造了人类本身,成为人们的基本存在方式。

上观新闻:个人的社交范围拓展,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孙玮:在云端,社会关系的建立,以及社会行动的发生,可以超越地理、阶层、熟人等原来相对坚固稳定的社会边界。互联网的数字传播,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各类资源,每一个传播主体,都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它可以汇聚多重网络中的资源参与到交往中。比如在这次疫情发生时,仅仅通过微信群,就有很多天南海北的人集结在一起,展开民间捐助捐赠。个人的社交范围拓展,群体的行动更加多元,交往内容、议题、方式的多样化,是云端交往带来的社会交往的显著变化。

上观新闻:这是否意味着面对面交流就此失去了价值?

孙玮:肯定不是。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其一,在云端交流越来越普遍频繁的当下,面对面交流的价值不但没有失去,反而凸显出来了。面对面交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肉身在场。肉身在场的交流,传递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是体验式的,与交往的场景也有密不可分之关系。这种交往蕴含了人与人,人与世界复杂丰富的关系,不可能被云端交流方式完全替代。在这次疫情中,为了阻断病毒的传播,人们大多数时候待在家里,失去了大量肉身在场的社会交往,尽管云交往非常活跃,但绝大部分人还是觉得这样的日子十分难熬,人们极度渴望和同类以及大自然的面对面交流。

其二,面对面交流与线上交流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而是有彼此融合的可能,更多的是彼此促进与交织的状态。比如工作,既有办公室面对面的讨论,也有微信群的线上交流。生活中的朋友交往,常常是群里的聊天和线下的聚会交织进行,无法截然分开。我想强调的是,把线上交流与面对面交流对立起来、非此即彼的想法,不但和当前的现实情况不符,在理论上,也是有害的。我认为,互联网技术创造了一种兼容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交往的新型状态,因此有学者说,赛博空间既不是实体的也不是虚拟的,或可说,它既是实体的也是虚拟的,它是人类社会第三种空间形式。

上观新闻:在人们的云端交往中,在线办公、远程教育,或是云娱乐、云聚会层出不穷,您如何看待现有的模式?未来还会有哪些新的形式出现?

孙玮:这些模式仅仅是一个开端。更多的新模式正在不断涌现,基于远程合作的各类交往活动会大大增加,如科研合作、艺术创作、商业营销、兴趣活动等。有四个趋势值得关注:其一,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与交织,线上的交往会延伸到线下;反过来,线下的交往会更多地促进线上交往。其二,越来越多专业的、业余的多类型民间社群出现,并且实施切实的社会行动。其三,云端活动更加日常生活化,嵌入到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其四,随着线上交往模式的多元化,人类的交往状态将发生巨大变化,进而改变社会业态和社会结构。

在这次疫情中,云端社交得到了广泛应用。疫情过后,这样的模式不但会持续下去,还会有更多创新。

注:本文转载自上观新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 版权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威尔德编辑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4、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威尔德编辑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的同意。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
查看全部
全部楼主
    • 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
      2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返回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发邮件(673011635@qq.com)告知我们,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