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液使用演示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9日消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大量相关的虚假信息,其中尤以声称能抗新冠病毒的假药信息为甚。
有关各地政府、名人的虚假信息也可谓此起彼伏。例如,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幕后黑手;意大利人在大街上谴责中国人把病毒传播到他们的国家。事实证明,这些都是虚假信息。
虽然社交媒体公司也采取了不少措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传播,这些虚假信息也无孔不入。脸书、谷歌和Twitter表示,它们会尽快删除发现的新冠虚假信息,并且在与世界卫生组织和政府机构合作,向公众提供靠谱的信息。
《纽约时报》轻松在各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发现数十个与新冠肺炎有关的虚假文字、照片和视频内容——它们似乎是漏网之鱼。这些内容不止是英语,也包括北印度语、越南语、希伯来语和波斯语在内的多个语种。
安全研究人员甚至发现,黑客设立了声称发布新冠肺炎消息的网站。这些网站实际上是数字陷阱,目标是窃取用户个人信息或攻击用户的设备。
虚假和恶意内容的传播,无疑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研究人员和互联网公司不能掉以轻心。甚至在下决心让公众了解真相后,它们也发现自己不是说谎者和窃贼的对手。
由于不靠谱的信息太多了,以至于世界卫生组织甚至说遭遇了“信息疫情”。杰斐逊大学医院消化科医师奥斯丁•蒋(Austin Chiang)说,“有关新冠肺炎的虚假信息到处都是。一些人对疫情感到恐慌,希望能有神药出现,其他人则在传播阴谋论信息。”
背景地图显示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传播情况
脸书、YouTube和Twitter都表示,它们已采取措施,将搜索与新冠肺炎有关的信息的用户引导到提供准确信息的信息源,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和疾控中心进行了合作。
脸书表示,它封杀了会给人们造成伤害的内容,例如阻止民众治疗或采取恰当预防措施的内容。经过核查后,用户分享的阴谋论视频或帖子,会被明确标识为虚假内容。
当脸书用户尝试分享这类内容时,系统会弹出警告信息,提醒用户分享的内容包含经过核查被确认为不属实的信息。
但是,这些举措没有能遏制用户在私密群内分享新冠肺炎虚假信息。在私密脸书群中——其中包括一个用户数量超过10万人的群,一则流传甚广的阴谋论信息是,新冠病毒是医药产业释放出来的,目的是向公众销售价格更高的药品和疫苗。
许多帖子只是鼓励人们摄入维生素和平衡膳食,提高免疫力,但也有一些帖子声称服用某些散剂和饮料,可以预防和治愈新冠肺炎。还有一些帖子更危险,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把一种“神奇的矿物质溶液”——多次被发布在脸书和Twitter上——称作“与喝消毒剂没什么两样”。
奥斯丁•蒋最近帮助成立了“医疗社交媒体协会”,致力于鼓励更多专业医疗人士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消除虚假信息的影响。
尽管承认平台上存在这类内容,但Twitter负责信任和安全事务的副总裁德尔•哈维(Del Harvey)表示,公司尚未发现“大规模、有组织的”传播新冠肺炎虚假信息的行为。在《纽约时报》就部分推文包含新冠肺炎虚假信息与Twitter沟通后,部分账户“因垃圾信息”被暂停使用。
脸书表示,除与卫生机构合作外,它还免费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广告位,帮助人们了解有关新冠肺炎的准确消息。脸书还表示,对于劝说人们不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和推荐可能危害健康的药物的帖子,它进行了删帖处理。脸书还在经过核查的虚假内容帖子上设置警告标志。
YouTube也表示,它在与世界卫生组织密切合作,帮助打击虚假信息。YouTube发言人法萨德•萨德鲁(Farshad Shadloo)说,公司制定有政策,禁止发布“与不靠谱的新冠肺炎治疗药物”有关的视频。
但是,仍然有数十段YouTube视频的标题声称提供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的信息;其他视频的评论区,则发布有指向提供其他不靠谱疗法网页的链接。
这些链接有时会吸引警惕性不高的用户点进去,声称提供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的网页,真正的目的则是窃取用户信用卡信息和其他个人信息。
网络安全公司Check Point表示,自今年初以来,内容包含有“corona”或“covid”、与新冠肺炎有关的网站已经注册了逾4000个。其中3%属于恶意网站,5%相当可疑。
网络安全厂商Sophos进行的研究显示,针对意大利人的这类所谓鱼叉式钓鱼信息增长很快,这些信息包含有指向一个Word文档的链接,声称Word文档列出了能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下载Word文档,恶意软件就会安装在用户计算机上。
上个月,世界卫生组织就假冒该组织代表的虚假电子邮件提出警告。邮件包含有可疑代码,似乎能对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攻击。
NewsGuard是一家旨在打击互联网虚假信息的创业公司,其卫生类内容副编辑约翰•格雷戈里(John Gregory)表示,与医疗有关的元素,是新冠肺炎虚假信息不同于其他虚假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
格雷戈里说,有关新冠肺炎的信息“正在传播,其他人更容易传播虚假信息。通常这些信息要隔数天后才会被有科学素养的其他用户或媒体人揭穿”。 (作者/霜叶)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iFeng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