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体温、应用体温数据,既要做到科学性,也要做到不教条。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 Julie Parsonnet 及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eLife 杂志上发表了一个名为 Decreasing human body temp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人体温的下降)的研究论文。论文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美国人的平均体温在持续下降,不到 200 年间下降了 0.4℃,从 37℃ 降至 36.6℃。
体温平均每 10 年下降 0.03 摄氏度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了解到,人体体温标准由来已久。
1851 年,德国医生 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 对 25000 名患者进行了数百万次的体温测量,并基于这些数据得出结论:37 摄氏度是正常体温的“生理点”。
另外,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 还发明了“温度计”——一种内装水银的玻璃仪器,比现代数字温度计的测试温度略高,而且准确性略差。
虽然这一标准在今天看来不够严谨,但的确为利用体温在临床上判断健康状态开创了先河。
但上述论文通讯作者 Julie Parsonnet 教授表示:
我们的体温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人体正常体温是 37 摄氏度,但这并不是正确的。
根据论文,研究人员对比了历史上三个时间段的数据,总样本量约 67 万:
下图从左至右依次是三个时间段样本的基础特征。
研究表明,大约每过 10 年,美国人的平均体温就会下降 0.03 摄氏度。
实际上,研究团队评估体温变化的标准不只是时间跨度,还考虑到了年龄、体重、身高甚至肤色等。下图为来自不同时间段的样本的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系数和标准误差。
研究人员也给出了各时间段体重 70kg、身高 170cm 的 30 岁不同肤色男性与女性样本的平均体温,不难看出人体温度的平均水平的确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平均体温为何下降?
对于体温平均水平下降,科研人员暂时不清楚其背后原因。但 Julie Parsonnet 认为,这可能和人类居住环境的变化有关:
随着保暖措施更加完善,室内温度也更稳定,大多数人都可以处于恒定的温度下。为适应环境,体温会稍有下降。
雷锋网了解到,“正常范围内体温越高免疫力越强”的说法也一直被专家认可,其原理在于:发烧时体温升高,有些病源微生物活性和繁殖就会变得不那么活跃,也就是说发烧是人体进化获得的一种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的有益的保护性机制(详见百度百科)。
因此,Julie Parsonnet 表示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身体发热原本是在抵御真菌与病毒,随着卫生、饮食条件的改善,相比 19 世纪的人,现代人患病的几率有所下降,因此会使得体温下降:
当前,各类抗体药物可以解决一般性炎症,因此人类不需要再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来抵御疾病,体温自然也就降了下来。
另外雷锋网还了解到,37 摄氏度主要是指人体的核心温度(如上图红色部分),主要是围绕心脏、肺脏、脑和肝脏等生命器官的人体温度。
1974 年,北京朝阳医院测定了 1030 名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测定结果(平均温度)为腋温 36.8℃,口腔 37.2℃,肛温(直肠温度)37.5℃。因此,身体的不同部位测得的结果有差异,肛温高于口腔温度,口腔温度高于腋温。同时,人体体温在 24 小时内也具有波动性。
近日,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 Philip Mackowiak 博士也对上述论文表示质疑:
规定出一个所谓的正常体温数值,将其作为感染和疾病的标准,本就是不合理的。
对此,Julie Parsonnet 团队做出回应:
近年来,人体生理特征已经在其他方面逐渐发生着变化,比如变高,变胖,而体温下降只是另一种变化。
参考资料:
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49555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F%91%E7%83%AD/35767?fromtitle=%E5%8F%91%E7%83%A7&fromid=35923&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