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数字技术下的都市圈建设新范式 行业新闻

威尔德编辑 2020-5-28 99972

猎云网注:都市圈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要培育现代化都市圈。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在《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中,强调须大力推进都市圈的同城化建设。通过国家战略层面的多次部署,我国城镇化空间格局正在加快进入“都市圈时代”。未来五到十年,都市圈将在城市群的基础上成为空间层面的“新风口”,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最大的结构性潜能。文章来源:腾讯研究院,作者:李瑞龙。

未来都市圈三大特征:现代化、网络化、流动化

都市圈发展是一次从“进行时”到“未来时”的探索。在国内外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指导意见》给出了都市圈的基本描述。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管理、学术界来看,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但就盘活区域的空间结构潜力,推动空间利用的高质量、现代化开发,发挥特大、超大城市的核心驱动作用的目标是一致的。

目前,不少地方亦在积极探索其具体的划分、评价与工作标准与机制等。实际上,为避免陷入传统“摊大饼”式的城市空间拓展模式,都市圈发展更多是一个“建网”而非“拓圈”,或者说是以“建网”带动“拓圈”,最终补齐结构性缺口,形成衔接、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的纽带的过程。未来都市圈将形成一个现代化、网络化与流动化的大、小中心高效协同的城市网络体系。

一、从城市蔓延到精明增长:未来都市圈的建设重点,并不优先在于圈层的扩张,而是“现代化”的实现 。

未来都市圈建设必须走现代化、高质量模式。在经济、政策、社会等因素的驱动下,全球城市普遍存在蔓延的情况。长期来看,“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与景观破坏等一系列的问题,并反过来阻碍城市化的进程,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城市空间拓展模式。典型如我国普遍存在的基于环路交通建设起来的城市,不管继续往外拓展多少“环”,但城市始终只有一个中心,随着城市人口、产业的不断集聚,最终将变得越发拥挤,带来各种各样难以调和的“大城市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学界提出了“紧凑城市”、“精明增长”等新城市理念。相关概念各有侧重,但均遵循同一个原则:提升城市空间利用率,而非盲目的土木建设。未来都市圈建设中,除了进行水平维度上的空间拓展,或更应关注垂直维度的空间增厚,以“质量”带动“规模”将是城市更为安全、高效的建设方向。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的实施,以5G 、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核心的数字基建,正在为都市圈的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现代化技术基础,推动着城市运行与空间优化的效率提升。

二、等级化网络化共同作用:大中心、小中心及两者密切联系三大基本要素,构成多中心“网络化”结构。

突破单核同心圆模式,未来都市圈将呈多中心“网络化”结构。与城市群的设计初衷不同,都市圈的“网络化”是伴随着等级化的一个“大集中-小分散”的过程[5]。首先表现为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或将继续加剧。

未来,超大城市、特大型城市仍然是区域、国家的重要增长极,并将进一步强化,成为持续驱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创新引擎,研发、咨询、金融等知识型高端生产服务业将进一步集聚至大中心城市。其次,将形成众多专业型、功能型的小中心。农业、制造业、旅游等专业生产职能,可以转移到都市圈周边城市、小镇,在外围形成一个个的制造中心、农业中心,与中心城市组成差异化的梯度结构。最后,随着数字基建的不断完善,产业互联网不断向前发展,不同职能定位的大、小节点城市将突破空间限制,进行更大区域范围下的产业分工协同。

未来城市网络体系将在“等级化+网络化”双操作系统的加持下,突破规模不经济的瓶颈。传统土地经济线性外溢过程中,常伴随着“抽水式”与“士绅化”等关于公平性的城市系统伦理问题,低等级的小城市生存现状受到威胁,从而反过来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而在数字经济的全新图景下,“上网”为小节点城市提供了生存改善的重要条件。在享受外围空间低地价的同时,各节点城市可以通过连接赋能,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成为产业链的一环,参与产业的分工、协作,分享在线经济红利。

三、从低频联系到高频互动:随着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的逐步消除,形成高频率、多要素的“流动化”空间。

“流量”将是未来都市圈城市网络体系的重要价值指标。一方面,流动的要素类型将呈多样化发展。2020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要素的自主有序流动,提升配置效率。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统一人才市场以及技能评价与人才引进制度的不断深化,人力资源将在更大的范围下向都市圈集聚;随着要素市场配置体制机制的推行,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将加速建设,实现更灵活的市场化配置流程。此外,资本、技术、数据等其它核心生产要素,亦将随着都市圈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从而实现更大市场空间下的自由流通。

另一方面,要素的流动频率将大幅度提升。人力是最为典型的流动要素,指导意见中提出的“1小时通勤圈”的基本概念,是基于人口流动效率所提出的一个概念。事实上不仅于此,未来都市圈中随着企业组织关系、产业分工协作的不断深化,各类知识、技术、管理以及数据要素亦都将进入频率更高的交互状态。未来城市圈最终将是一个同城化的概念,城市节点联系将随着地理距离、行政壁垒与体制机制等限制的减弱而增强,甚至实现“即时通讯”。流动要素越多、流动频率越大,都市圈将越有活力与创造力。

未来都市圈的数字化诉求:从空间干预、场所营造到社会网络

《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当前都市圈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明显的一体化水平不高、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一方面源于主观因素,如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政策方面的阻力和约束;另外一方面则在于客观技术的限制,如数字平台和技术与社会实体融合的缺失、滞后或瓶颈。“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适逢国家大力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之际,各项数字技术正在加快成熟,成为都市圈重难点突破的核心改革力量。

数字技术可从空间干预、场所营造以及社会网络三个维度,实现未来都市圈城市空间的智慧增强与一体化连接。

第一个维度属于物理层,空间干预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实体,是指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物理空间融合,从而实现生活、工作环境的创造与品质提升,比如城市中的智慧交通、智能建筑、智慧社区等;第二个维度属于虚拟层,各类数字创新应用,为人们带来“连接即服务”、“场景即空间”的服务体验,如数字政务、在线零售、在线教育与医疗等,极大的提升未来城市空间中经济、社会功能的丰富度。

第三个维度属于空间层,引用复杂网络理论,未来都市圈的整体效益,除了受各个中心节点的“属性”强弱的影响之外,还受到“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度、结构洞和异质性”等一系列“网络”指标的影响,并且,后者或将成为更为重要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数字技术天然的连接能力,将超越轨道交通成为促进城市网络形成的最为核心的连接力量。总体来说,数字技术一方面对各个城市节点进行虚、实两个维度的空间改造,另一方面将其改造后的各个物理节点、虚拟节点、城市节点组合成为多层复合的社会网络。继物理发现时代、通信网络时代之后,数字技术将推动都市圈进入全新的“异构互联时代”,城市从“局部智能”走向“整体智能”。

数字技术的未来实践:四大方向赋能都市圈建设

如果我们把数字技术中的新基建、数据要素和产业互联网的三者关系比作“路—油—车”,未来都市圈就是“土地”,是其实践的空间载体;未来空间发展除了借助轨道交通建立快速通勤圈以外,还需要借助 “路—油—车”,赋能节点城市的内部数字化微循环,以及加强各个节点城市个体、行业、政务等方面互联互通,促进都市圈的一体化、同城化建设。具体来看,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赋能:提升空间价值、促进产业协同、加强流动治理与公共服务均衡。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空间区位与功能变革。

随着城市边界、弹性的不断增大,空间区位与结构变化、功能转变与重组加剧。数字技术可助力突破“大城市病”中的规模不经济困境,跨超物理限制,从居住、就业、商业等领域推动个体的变革,增加市民的幸福感。

第一,居住空间由单一功能转变为复合功能空间。不管是市中心还是远郊区,互联网零售、餐饮、生鲜、网约车以及未来的远程医疗、远程养老等服务到家模式,将改变社区开发、运营思路,高密度数字赋能服务将推动空间增厚。如阿那亚位于海边基于兴趣的文旅社区“房地产+互联网+生活方式”;第二,就业空间的共享化、智能化与交互化。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WeWork、众创空间、共享工作室如雨后春笋;疫情之后远程办公成了重要的生产手段,未来VR/AR/MR虚拟、人机交互式工作应用,将会在工作及教育场所空间得到更多的配置,构建数字孪生的未来办公新模式。

第三、商业空间将呈线上、线下分异化发展。未来公共空间的线上浏览、消费、体验水平可能会超过线下实体空间,云旅游、云展览、云蹦迪、云演唱会正走向现实;线下实体不得不注入更多的科技元素,线下空间+互动设施、+直播、+AR/VR成为未来商业互动体验的新趋势。

二、构建产业互联,促进行业创新与分工协作。

在新基建、数据要素和产业互联网“路—油—车”的共同推进下,未来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将变得更加融合。

对于未来城市产业网络的形成,主要可解决两方面的痛点。一个是智能+,帮忙中小城市走出低水平同质化的产业困境。当前中小城市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千城一面”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情况。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加入,可有效助力中小城市的差异化竞争。产业互联网已在各行各业展开实践。从以信息技术赋能种植、加工、营销全供应链精准调节的智慧农业;到通过机器与人的配合,实现更加柔性的、质量和效率更高的生产运营的智慧制造;再到已被广泛应用的个性设计、数字化供应链、精准营销等利用数字工具集赋能的服务业智能化运营等等,正在为各行各业创造更多的“排列组合”,从而推动产业变革、差异化竞争。

另一个是连接+,从“离线”到实现区域尺度的分工协作。产业互联网在智能+的基础上,继续发挥泛在化的连接优势。各行各业、不同设备之间通过互联网、物联网连接起来,产生的实时、海量、多维、真实数据,推动着基础IT设施连接与数字化、商业元素数字化,产业服务正加速上云。未来企业组织形式可更加灵活,研发、管理与IT服务等职能可集中于城市中心,而生产、物流等职能可选择地价更低的外围节点。

三、加强流动治理,建立大数据驱动新模式

随着城市空间与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人口、信息、产品、服务与资本等要素的流动强度都会远远大于过去的任何阶段,亟待技术创新手段的引入,以打破传统基于区位预设的条块分割、独立封闭的治理模式。在新冠疫情期间,数字技术在全国性大流动背景下展开了重要的“临床试验”。

截至目前,一个小小的腾讯“防疫健康码”已累计亮码超80亿人次,“WE智造”安全复工平台小程序已被42个地区的2.8万多家企业用于解决复工过程中的棘手问题,高效的响应了特殊时期下社会集中井喷的跨区域、跨部门流动性治理需求。未来都市圈内要素流动将继续加剧,数字技术治理手段将一步迭代与升级,并发挥更为全面、系统的作用。

在5G、物联网等技术的“硬连接”,以及数据、智能中台等“软连接”以及基于小程序、公众号、二维码、企业微信等微接口的“微连接”的三大连接方式下,由大数据驱动的“两纵一横”流动治理新模式将得到深化,“两纵”分别是指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治理信息的触达,“一横”指的是基于数据流动的多部门、多地区、多主体协同。

随着数据要素市场机制与产业区块链应用的持续探索与产业化,信息共享、监管与隐私保护将更有保障,城市的数据交换、智能分析与终端治理能力将大幅提升,从而更好地回应未来都市圈的流动治理需求。

四、培育线上生态,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未来都市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未来,教育、医疗与政务服务等集聚于城市中心的公共服务资源,可通过线上的数字场景进行信息与服务的交互,从而缓解都市圈外围区域在这些方面的刚性需求。

医疗方面,目前我国处于供需严重不平衡状态,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数字技术发展可使医疗空间智能化、社区医疗中心功能增强,远程问诊等方式满足人们部分医疗需求,弥补了医疗资源配置的不足与空间不匹配。

教育方面,人们对集中化大型教育空间的依赖程度将降低,在线教学、多媒体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模式创新,学习方式转向线上线下结合,未来教育与技术进一步融合,逐渐由在线化、商业化向智能化方向转变,教育方式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便捷化教育,教育地点由固定时间地点向突破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发展。

政务方面,政务服务由线下转至线上,通过自助办理和在线办理等方式,实现24小时“不打烊”和“只跑一次”。以粤省事为代表的政务服务在线办理APP,通过“实人+实名”身份认证核验,即可在APP或小程序进行公积金、社保、港澳通行证等日常服务的办理,公共服务便利性和满意度提高。

事实上,未来都市圈的数字化实践远不止于此。随着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数据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不断深化,产业互联网在交通、物流、市场、金融、生态等各个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创新,数字技术将会持续不断地为都市圈、城市群接入更多变革性的创新力量。

未来,还有待各个线上线下企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公益机构和广大用户在内的城市运行参与方一同去探索,挖掘都市圈更大的的数字化机会与价值。

注:本文转载自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 版权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威尔德编辑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4、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威尔德编辑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的同意。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
只看楼主
全部楼主
    • 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
      2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返回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发邮件(673011635@qq.com)告知我们,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